高校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承载着教育内容,包含了教育对人的期待,具有鲜明价值属性。高校课程体系往往以多样化的形态呈现。尽管不同类型课程的价值涵纳度存在差异,但在育人的问题上,相互之间需要彼此配合、同向同行。因此,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扩展,是充分发挥课程价值教育功能,在办好思政课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其他各类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径。让我们行动起来,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课堂与思政相结合,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重任,把抗“疫”过程中的典型经验与教训变成教育教学中的“活教材”,不仅向学生传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更让他们无形中铭记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
《牧草与草坪草有害生物及其防治》课程思政
胡健副教授所承担的课程主要介绍牧草与草坪草的有害生物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这与威胁人类的有害生物(如新冠病毒)有相似或共通的地方。
首先如何快速准确的识别与诊断牧草与草坪草有害生物是关键,特别是植物在受到新的有害生物侵害时,尤其重要,可以帮助人类避免重大的经济损失。联想到新冠之初以及爆发之际,快速精准的分子检测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在人类抵抗这次的新冠威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课堂上,通过眼前形象生动的例子,勉励同学们,要认真努力学习,现在学习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同医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医学知识,保护人类生命安全一样,胡健老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掌握专业知识,可以保护植物的健康,进而为人类的安全、环境的友好做出应有的贡献。小草大事业,只要我们努力认真学习,在任何岗位上,我们都可以发光发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谈到这门课属于植物保护学范畴,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胡健老师提出学好这门课,对于我们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好14亿人口吃饭问题的大事,确保饭碗永远端在自己手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针对有害生物防治部分,提到当前有害生物防治中农药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并让学生通过网上课程《农药学》进一步深入了解农药、掌握农药的使用要点,正确认识农药,而不要因为个别的案例,妖魔化农药。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有限,仅占全球7%的耕地要养活近20%的人口。运用科技发展智慧农业,不断提高土地的产能,确保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我们农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农药是我们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作物品质的重要法宝,其精准高效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对提高土地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
任海彦副教授《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是在以生物学、地理学、生态学为基础与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相渗透,为草牧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提供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草业科学专业的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形成爱护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意识。
在培养学生具有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特别注意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体系中。生物多样性研究本身是一门具有人文情怀的专业课,课程进行中宣扬生态环保意识,提倡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倡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维护生存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们可以晚一点到太空旅行,可以晚一点创造出基因疗法,可以晚一点让我们的生活实现全面智能化,然而我们却不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丧失殆尽以后才去保护它和研究它。